濱江西葫蘆種植技術之防治方法
大家對中國的農業技術有沒有一些了解?如今,中國也算是農業大國,在東北一代農業技術一直都很優秀。我們的糧食豐富飽滿,也正是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讓我們享用到很多豐富的食物。那么這些食物的種植方法和生產,大家有去了解過嗎?那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西葫蘆的種植技術,看看我們的蔬菜水果是如何種植生產產出來的。
西葫蘆的種植:
播種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為主。栽培方式分露地、簡易地面覆蓋、保護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溫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點。
西葫蘆種植技術
簡要介紹西葫蘆的栽培方法:
選種浸種:
去除雜物,選取干凈飽滿。溫度以25℃為宜。如種子量大,催芽時可翻動,以促使發芽整齊,但出芽后即不再翻動。
播種:芽長約1.5cm時播種,需選擇晴朗溫暖天氣。
幼苗生長:幼苗易徒長,需嚴格控制溫度濕度。
西葫蘆種植技術
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管理。將病殘體清理干凈,保持田間衛生,防治病菌擴散,控制溫度。
(2)澆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間濕度應小于80%。當濕度大時,應采取措施降濕。
(3)生產后期要及時清理老葉,增加通風透光,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加抗病能力。
(4)藥劑防治。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西葫蘆種植技術
西葫蘆疾病:
發病特征:該病主要為害果實,有時為害葉、莖及其他部位。果實發病初呈橢圓形、水浸狀的暗綠色病斑。在空氣干燥條件下,病斑稍凹陷,擴展不快,僅皮下果肉變腐,表面生白色霉層。高溫多濕時,病斑迅速擴展,整個果實變褐、軟腐,表面布滿白色霉層,致使病瓜爛在田間。葉片受害,初生暗綠色、圓形成不規則形水浸狀病斑,濕度大時軟腐似開水燙過一樣。
發病規律:
西葫蘆綿腐病是由鞭毛菌亞門瓜果腐霉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后在病殘體上產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侵害果實,后在病組織里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層內,雨后或濕度大,病菌迅速增多,土溫低、濕度大利于發病。
西葫蘆種植技術
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時排水,結瓜后可將瓜墊起,防止潮濕染病。
(2)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長,減輕受害。
(3)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20%
因此主要歸功于五點:
茬次的安排:應選擇無病菌殘留、疏松肥沃的土壤,以微堿地好。
品種的選擇:目前以京葫八號為暢銷品種。
冷棚西葫蘆播種時間:應根據早、中熟品種而定。
定植:應選擇晴好天氣。
肥料管理:應選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配以施用適當的化學肥料,期間要特別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
西葫蘆種植技術
那么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
中山永旺環氧地坪工程有限公司 五官精致身壯如牛對西葫蘆的種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是不是對我們農業專家們產生了深深的敬意,我們所得來的食物都是經過一道道嚴謹的工序得來的,每顆果實都能飽滿富有營養,我們才能享受美味的食物。因此,農業技術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隨著農業技術的提高,將來人們的水平也會得到更大的改善,希望我國的農業技術能更加輝煌。
http://www.dxddd.net/bulou/1mir3-11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