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區管道清洗空調基本維修技術
1. 空調器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
空調器由制冷系統和電氣系統組成,它的運行狀態又與工作環境和條件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對空調器的故障分析需要綜合考慮。
故障原因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機外原因或人為故障(特別是電源是否正常),另一類則為機內故障。
在分析處理故障時,首先應排除機外原因。排除機外因素后,又可將機內故障分為制冷系統故障和電氣系統故障兩類,一般應先排除電氣系統故障。至于電氣系統故障,又可從以下兩方面來查找:開關電源是否送電;電動機繞組是否正常。 按照上述總的分析思路,便可逐步縮小故障范圍,故障原因也就自然水落石出了。
2. 空調初步檢查
制冷系統運行時,進行初查采用的是問、摸、看、聽、查的辦法。這些辦法既簡單而且有效。
摸:
壓縮機正常運行20-30分鐘后,摸一摸吸氣管、排氣管、壓縮機、蒸發器出風口、冷凝器等部位的溫度,憑手感便可判斷制冷效果的好壞。
A. 壓縮機溫度一般在90-100℃。
B. 摸蒸發器的表面溫度。工作正常的空調器蒸發器各處的溫度應該是相同的,其表面是發涼的, 一般在15℃左右,裸露在外的銅管彎頭處有凝露水。
C. 摸冷凝器的表面溫度。空調器開機運轉后,冷凝器很快就會熱起來,熱得越快說明制冷越快,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冷凝器的溫度可達80℃左右,冷凝管壁溫度一般在45-55℃。
D. 摸低壓回氣管表面溫度。正常時,吸氣管冷,排氣管熱。手摸應感到涼,如果環境溫度較低,低壓回氣管表面還會有凝露水,如果回氣管不結露,而高壓排氣管比較燙,壓縮機外殼也很熱,很可能是制冷劑不足,如果壓縮機的回氣管上全部結露,并結到壓縮機外殼的一半或全部,說明制冷劑過多。
E. 摸高壓排氣管溫度。手摸應感到比較熱,夏天時還燙手。
F. 摸干燥過濾器表面溫度。在正常情況下,手摸干燥過濾器表面感覺略比環境溫度高。如果有涼的感覺或凝露,說明干燥過濾器有微堵現象。
G. 摸出風口溫度。手應感覺出風有些涼意,手停留的時間長就感到有些冷。
看:
A:先看空調器外形是否完好,各個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B:其次,看制冷系統各管路有無斷裂,各焊接處是否有油跡出現,焊點有油跡則可能有滲漏。
C: 再仔細看一下電器元件的插片有無松脫現象,各連接銅管位置是否正確,有無銅管碰殼體。
D: 后,看一下離心風葉和軸流風葉的跳動是否過大,電動機和壓縮機有無明顯振動。
E: 看高、低壓壓力值是否正常,環境溫度在30度時,低壓約為0.49~0.54Mpa,高壓約為1.17~1.37MPa,環境溫度在35度時,低壓約為0.58~0.62Mpa,高壓約為1.93 Mpa,環境溫度在43度時,低壓約為0.68Mpa,高壓約為2.31 Mpa。
F: 看看毛細管低壓部分的結霜情況。正常制冷時,在壓縮機運行之初,毛細管會結上薄薄的一層霜,隨后就逐漸化掉,但制冷劑不足或管路堵塞都會發生掛霜不化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室外熱交換器在冬季按熱泵循環方式工作時,它屬低壓、低溫部件,也可能發生制冷劑泄漏和堵塞。如果毛細管出口至室外熱交換器入口這一管段上有霜而其它部分干燥,表明毛細管已半堵。從表面看,制冷劑不足和半堵塞的現象是一致的。]
G: 空調器運轉時,一般應先看一看空調器的外部工作條件,例如室內、外環境溫度是否過高或過低,過濾網是否太臟或有無通風不良等現象,以便排除外部原因及安裝使用不當等因素。
聽:
A: 仔細傾聽整機運轉的聲音是否正常。,如在聽壓縮機運轉時,有“嗡嗡”聲可立即判明是壓縮機電動機不能正常啟動的聲音,此時應立即關掉電源,查找原因; “嘶嘶”聲是壓縮機內高壓減振管斷裂后發生的高壓氣流聲; “嗒嗒”聲是壓縮機內部金屬的碰撞聲; “當當”聲是壓縮機內吊簧脫落或斷裂后的撞擊聲。
B: 對開啟式壓縮機,一般會發出輕微而均勻的“嚓嚓”或閥片輕微的“嘀嘀”的敲擊聲; 如出現“通通”聲是壓縮機液擊聲,即有大量的制冷劑吸入壓縮機飛輪鍵槽配合松動的撞擊聲; “啪啪”聲是皮帶損壞后的拍擊聲。聽離心風扇和軸流風扇的運轉聲應是平衡而均勻,如有碰擦或軸心不正,就會有異常聲音出現。 停機時,當聽到“咝咝”這種越來越輕的氣流聲時(系統壓力平衡時發出),則可知系統基本沒有堵塞。
C: 此外,憑聽覺還可判斷出其它一些噪音,例如:分機軸流風扇碰擊外殼鐵片的聲音;風機缺油的“吱吱”尖叫聲;風機離心風扇與泡沫外殼發出的“嚓嚓”聲;壓縮機底角螺栓松動、震動的聲音;毛細管碰外殼的聲音。
查:
一般可用壓力表、半導體點溫計、鉗形電流表、萬用表等測量系統壓力、溫度、電源電壓、絕緣電阻、運轉電流是否符合要求,用鹵素檢漏燈或電子檢漏儀檢查制冷劑有無泄漏。
A: 對于窗式空調器,用鉗形電流表檢查電流、電壓、電阻十分方便。電流讀數應在額定電流范圍左右(隨溫度高低電流略有變化)。
B: 對于分體式空調器,用歧管表檢測高、低壓力也是一種實用、快速、有效的判斷方法。
C: 當周圍環境溫度在30℃左右(空調制冷狀況下),若低壓表的壓力(表壓)在0.4MPa以下,則表明制冷劑不足或有泄漏。高壓表的壓力(表壓)正常值應在2MPa左右,過高或過低都說明有異常。冷凝器的出口處若發生堵塞可使高壓壓力升高,而低壓壓力降低。
D: 檢查和觀察的常規項目如下:(1)低壓壓力;(2)高壓壓力;(3)停機時平衡壓力;(4)吸氣管溫度;(5)排氣管溫度;(6)壓縮機溫度;(7)冷凝器;(8)蒸發器;(9)過濾器;(10)毛細管;(11)工作電流。
3. 非空調器本身故障原因分析
⑴ 電源問題
電源電壓不能太低。一般當電壓比正常電壓220V降低15%時,空調器的壓縮機就難以啟動。空調運轉時,電壓一般需保證在198V以上。
空調器專用電路中的保險絲因容量小而燒斷,或容量過大又起不到保護作用,電源插座接觸不良,保險絲容量過小等都是不允許的。
電源線截面積不能過小。
④ 空調器房間家用電器過多,而電源線的容量不足,這也是不允許的。
⑤ 部分地區網路電壓偏低,進電內阻大,特別是使用空調器單位附近使用大功率電動機等電器設備時,往往造成電壓波動范圍過大。
⑥ 供電部門臨時停電或瞬間拉閘、報警。
⑵安裝、環境及使用問題
① 空調器前后有障礙物,影響空氣流動,降低熱交換效率,從而使空調器的制冷量下降。
② 房間內溫度過高或過低,超過空調器允許的使用溫度范圍。
③ 空調器房間密閉不嚴,門窗未關閉,室內人員進出頻繁。
④ 室內使用發熱器具,陽光直接照射空調器,環境溫度高于43℃。
⑤ 冷凝器進風口與出風口的散熱效率急劇下降,甚至超過壓縮機的實際負荷。由于節流狀態改變,而蒸發面積是一定的,吸氣溫度提高,在這種惡性循環狀況下,會出現壓縮機斷續啟停、或抖動停止現象。
⑥ 空調器房間的面積太大或室內高度過高,而空調器的規格制冷量太小。
⑦ 空調器房間內空氣污濁、灰塵大、致使空氣過濾網布滿灰塵、污物,室內空氣循環受阻,影響熱交換。
⑧ 如果窗式空調器安裝位置過低、過高,都不符合安裝要求。
4. 空調器制冷系統故障快速判斷表
判斷制冷系統故障,要根據空調器運行時系統壓力、溫度和運行電流來判斷,既要應用制冷理論知識,又要細心觀察制冷系統各部位情況,然后做出正確的判斷結果。
5. 制冷系統的清洗
A: 在空調壓縮機的電動機絕緣擊穿、匝間短路或繞組燒毀以后,由于電動機燒毀后產生大量酸氧化物而使制冷系統受到污染。因此,除了要更換壓縮機、毛細管與干燥過濾器之外,還要對整個制冷系統進行徹底的清洗。
B: 制冷系統的污染程度可分為:輕度與重度。輕度污染時制冷系統內冷凍油沒有完全污染,從壓縮機的工藝管放出制冷劑和冷凍油時,油的顏色是透明的。
重度污染是嚴重的,當打開壓縮機的工藝管時時,立即可聞到焦油味,從工藝管倒出冷凍油,顏色發黑,用石蕊試紙浸入油中,5分鐘后,紙的顏色變為紅色。空調系統清洗用的清洗劑為R113。清洗前先放出制冷系統管路內的制冷劑,拆卸壓縮機,從工藝管中放出少量冷凍油檢查其色、味,并看其有無雜質異物,以明確制冷系統污染的程度。
C: 清洗過程如下:先將清洗劑R113注入液槽中,然后起動泵,使之運轉,開始清洗。對于輕度的污染,只要循環1小時左右即可。而嚴重污染的,則需要3--4小時。洗凈后,清洗劑可以回收,但經處理后方可再用,在貯液器中的清洗劑要從液管回收。若長時間清洗,清洗劑已臟,過濾器也會堵塞臟污,應更換清洗劑和過濾器以后再進行。清洗完畢,應對制冷管路進行氮氣吹污和干燥處理。
6. 排空氣
A: 制冷循環中殘留的含有水分的空氣,將導致冷凝壓力升高、運轉電流增大、制冷效率下降或發生堵塞(冰堵)與腐蝕,引起壓縮機汽缸拉毛、鍍銅等故障,所以必須排除管內空氣。
B: 方法如下:
⑴ 使用空調器本身的制冷劑排空氣。
擰下高低壓閥的后蓋螺母、充氟嘴螺母,將高低壓閥芯打開(旋1/4—1/2圈),等待約10秒鐘后關閉。 同時,從低壓閥充氟嘴螺母處用內六角扳手將充氟針頂向上頂開,有空氣排出。當手感有涼氣冒出時停止排空。排氟量應小于20g。
⑵ 使用真空泵排空氣。
先將閥門充氟嘴螺母擰下,用抽真空連接軟管進行連接。將“LO”旋鈕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使其打開,然后合上真空泵的開關,進行抽真空。 停止抽真空后,還要將閥門后蓋螺母擰下,用內六角扳手將閥芯按逆時針方向旋開到底,此時制冷系統的通路被打開。 接著將連接軟管從閥門上拆除下來,將閥門的連接螺母與后蓋螺母擰緊。
⑶ 外加氟利昂排空氣
使用獨立的制冷劑罐,將制冷劑罐充注軟管與低壓閥充氟嘴連接,略微松開室外機高壓閥上接管螺母。 松開制冷劑罐的閥門,充入制冷劑2—3秒,然后關死。 當制冷劑從高壓閥門接管螺母處流出10—15秒后,擰緊接管螺母。從充氟嘴處拆下充注軟管,用內六角扳手頂推充氟閥芯頂針,制冷劑放出。 當再也聽不到噪音時,放松頂針,上緊充氟嘴螺母,打開室外機高壓閥芯。
7. 充注制冷劑。 ★★★★★
對于全封閉式壓縮機,充注氟利昂往往采用低壓收入法。
⑴. 充注前需將制冷劑從大鋼瓶倒入小鋼瓶中,其方法是:先將修理用的小鋼瓶放入有冰塊的容器中冷卻降溫,然后用一根橡膠軟管將大、小鋼瓶連接起來,但大鋼瓶的閥門暫不開啟。將大鋼瓶閥門和小鋼瓶的接頭松開,用氟利昂氣體將軟管中的空氣排出,然后關閉大鋼瓶的閥門,旋緊小鋼瓶的軟管接頭。開啟大、小鋼瓶的閥門,充注制冷劑,待充到80%時,關閉大小鋼瓶的閥門,去掉軟管。
⑵. 由鋼瓶往制冷系統中充注制冷劑時可將鋼瓶與修理閥相連接,也可用復合式壓力表的中間接頭充入。打開小鋼瓶并倒置,將接管內的空氣排出后,擰緊接頭,充入制冷劑,表壓不超過0.15Mpa時關閉直通閥門。起動壓縮機將制冷劑吸入,同時觀察蒸發器的結霜情況,待蒸發器上已結滿霜或結露時,即可停止充注。
制冷劑的充入量有以下幾種方法:
⑴ 測重量。
在充注氟利昂時,事先準備一個小臺秤,將制冷劑鋼瓶放入一個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溫水(適用于空調器的低壓充注制冷劑蒸汽)。充注前記下鋼瓶、溫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過程中注意觀察指針。當鋼瓶內制冷劑的減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時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稱量鋼瓶不用加溫水。
⑵ 測壓力。
制冷劑飽和蒸氣的溫度與壓力呈一一對應關系,若已知制冷劑的蒸發溫度即可查出相對應的蒸發壓力。此壓力的表壓值由高、低壓壓力表顯示出來。因此,根據安裝在系統上壓力表的壓力值即可判斷制冷劑的充注量是否宜適。如空調器的蒸發溫度為7.2℃,冷凝溫度為54.5℃使用R22。查R22的飽和溫度與飽和壓力對應表,以確定其蒸發壓力值和冷凝壓力值。查表可知:R22在7.2℃時相應絕對壓力值為0.53Mpa(5.3kg/cm2)和54.5℃時的相應絕對壓力值為2.11Mpa(21.1kg/cm2),將此壓力換算為表壓值即可。用高、低壓壓力表或復合式壓力表測試充氟中的制冷系統,若高、低壓力表表壓值符合上述范圍即表明制冷劑的充注量合適;若高、低壓壓力均低則表明充入量不夠;若高、低壓壓力均高,則表明充入量過多。壓力測定法較為簡便,在維修時經常作用,但是缺點是比較粗,準確度不高。
⑶ 測溫度。
用半導體測溫儀,測量蒸發器的進出口、集液器的出口等各點的溫度,以判斷制冷劑充注量如何。在蒸發器的進口(毛細管前150mm處)與出口兩點之間的溫差約7—8℃,集液器出口的溫度應高于蒸發器的出口處1-3℃。如果蒸發器進出口的溫差大,表明制冷量充注不足,若吸氣管結霜段過長或鄰近壓縮機處有結霜現象,則表明制冷劑充注過多。
⑷ 測工作電流。
用鉗型電流表測工作電流,制冷時,環境溫度35℃,所測得的工作電流與銘牌上電流相對應。溫度越高,電流相應增大,溫度越低電流相應減少。在風機正常、兩器散熱號的情況下按空調器工況測電流值作比較。
8. 如何使用氧氣-乙炔焊接工具?
⑴ 在點火前,必須做好以下3項檢查:
A. 先打開乙炔瓶閥,看壓力表指針是否在規定壓力范圍內。
B. 再打開氧氣瓶閥,看壓力表指針是否在規定壓力范圍內。
C. 如果乙炔瓶壓力有增大,不能使用焊槍,可能是由于氧氣將乙炔壓入鋼瓶,造成乙炔氣回流入瓶內。
⑵ 點火時,應按下列順序進行:
A. 打開焊槍上的乙炔氣開關,并點燃。
B. 打開焊槍上的氧氣開關。
C. 根據焊接需要,調節乙炔、氧氣開關的開度。
⑶ 滅火時,應按下列順序進行:
A. 先關閉焊槍上的氧氣開關。
B. 再關閉焊槍上的乙炔氣開關。 一般氧氣壓力比乙炔壓力大2倍。在使用中如發現乙炔氣回流時,應立即關閉氧氣開關,以免發生意外。
⑷ 另需注意以下幾點:
A. 禁止在沒有安裝壓力表或壓力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使用該設備。
B. 禁止在該設備上方進行焊接。
C. 分清供給氧氣和乙炔氣的專用管子,保證使用安全。
D. 不能讓軟管碰到有機溶劑。
[焊接時,氧氣壓力通常采用表壓力0.1Mpa,乙炔氣壓力通常采用表壓力0.05Mpa]
9. 如何對制冷系統進行檢漏? ★★★★★
⑴ 手觸油污檢漏。
空調器的制冷劑多為R22,R22與冷凍油有一定的互溶*,當R22有泄漏時,冷凍也會滲出或滴出。運用這一特*,用目測或手摸有無油污的方法,可以判斷該處有無泄漏。當泄漏較少,用手指觸摸不明顯時,可戴上白手套或白紙接觸可疑處,也能查到泄漏處。
⑵肥皂泡檢漏。
先將肥皂切成薄片,浸于溫水中,使其溶成稠狀肥皂液。檢漏時,在被檢部位用紗布擦去污漬,用干凈毛筆沾上肥皂液,均勻地抹在被檢部位四周,仔細觀察有無氣泡,如有肥皂泡出現,說明該處有泄漏。有時,需先向系統充入0.8-1.0Mpa(8-10kgf/cm2)的氮氣.
⑶充壓檢漏。
制冷系統已修理焊接后,在充注制冷劑前,好在近下班時,充入1.5Mpa氮氣,關閉三通檢修閥(閥本身不能漏氣)。待第二天上班,如表壓沒有下降,說明已修復的制冷系統不漏。如表壓下降,則說明存在泄漏,再采用肥皂泡檢漏法檢漏。
⑷水中檢漏。
此法常用于壓縮機(注意接線端子應有防水保護)、蒸發器、冷凝器等零部件的檢漏。其方法是:對蒸發器應充入0.8Mpa氮氣,對冷凝器應充入1.9MPa氮氣(對于熱泵型空調器,二者均應充入1.9MP氮氣),浸入50度左右的溫水中,仔細觀察有無氣泡發生。使用溫水的目的在于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因為水的溫度越低,表面張力越大,微小的滲漏就不能檢測出來。檢漏場地應光線充足,水面平靜。觀察時間應不少于30秒,工件好浸入水面20厘米以下。浸水檢漏后的部件應烘干處理后方可進行補焊。
10. 換熱器銅管彎頭焊漏如何修理?
焊接前放凈系統內制冷劑,以免制冷劑受熱蒸發產生一定的壓力而造成補焊失敗。焊接時間要短,速度要快,一般采用小號焊槍焊嘴,火焰不能過于強烈。
11. 如何檢查毛細管“臟堵”?
⑴ 壓縮機的加液工藝管上裝接一只三通檢修閥。
⑵ 啟動壓縮機,運轉一段時間后,若低壓一直維持在0Pa的位置,說明毛細管可能處于半臟堵狀態,若為真空,可能是完全臟堵,應作進一步檢查。此時壓縮機運轉有沉悶聲。
⑶ 停轉壓縮機后,如壓力平衡很慢,需十分鐘或半小時以上,說明毛細管臟堵。臟堵位置一般在干燥過濾器與毛細管接頭處。若將毛細管與干燥過濾器連接處剪斷,制冷劑噴出,這就可以判斷毛細管臟堵。
12. 毛細管“臟堵” 無同內徑、同長度毛細管怎么辦?
⑴ 可用退火的方法將臟物燒化,然后打壓吹氣使之暢通。
⑵ 也可將毛細管焊在清潔的管路中,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沖洗,沖洗后的毛細管必須進行抽真空干燥處理后方可使用。
13. 如何判斷毛細管“冰堵”?
A:“冰堵”是由于制冷系統真空處理不良,系統內含水量過大或是制冷劑本身含水量超標等原因造成。 “冰堵”大都發生在毛細管的出口端。當液體制冷劑由毛細管到蒸發器蒸發時,體積大大膨脹,變成氣態,大量吸收熱量。這時,蒸發溫度可達到-5度左右,系統內的微量水分隨制冷劑循環到毛細管出口端時就凍結成冰。由于制冷劑不斷循環,結成的冰體積逐漸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將毛細管完全堵塞。
B: 判斷方法為:接通電源,壓縮機啟動運行后,蒸發器結霜,冷凝器發熱,隨著“冰堵”形成,蒸發器霜全部化光,壓縮機運行有沉悶聲,吹進室內沒有冷氣。 停機后,用熱毛巾多次包住毛細管進蒸發器的入口處,由于冰堵處融化后而能聽到管道通暢的制冷劑流動聲,啟動壓縮機后,蒸發器又開始結霜,壓縮機運行一段時間后,又會產生上述情況,這就可以判斷毛細管冰堵。
14. 如何排除毛細管“冰堵”?
A: 確定毛細管“冰堵”后,先將制冷系統內制冷劑放掉,重新進行真空干燥處理。對制冷系統的主要部件蒸發器、冷凝器進行一次清洗處理。
B: 在重新連接制冷系統時,好更換使用新的干燥過濾器。如沒有新的干燥過濾器,可將拆下的干燥過濾器,倒出里面裝的分子篩,把過濾器內壁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沖洗,并經過干燥處理后使用。 如屬由于制冷劑本身含水量過大而形成“冰堵”,可在制冷劑鋼瓶出口處加一干燥過濾器。使得制冷劑在充注時水分即被吸收。
15. 什么是毛細管“結蠟”現象?
A: 因R22與與冷凍油有共溶性,經多年的循環,R22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冷凍油,油中的蠟分子在低溫下析出,在制冷循環過程中,蠟分子就要逐漸沉積于溫度很低的毛細管出口內壁上,毛細管內徑變小,流阻增大,從而導致制冷性能下降。
B: 對使用多年的空調器,如在運行時,蒸發器溫度偏高,冷凝器測試偏低,而又排除了制冷劑微漏和壓縮機效率差的原因,一般就是由于毛細管“結蠟”所引起的故障。
C: 對“結蠟”毛細管的修理,可使用高壓槍排除,利用一帶柱的絲杠將冷凍油加壓至2Mpa,將結蠟清除掉。也可用更換新毛細管的方法。
16. 如何判斷干燥過濾器“臟堵”?
A: 干燥過濾器“臟堵”是由于制冷系統焊接不良使管內壁產生氧化皮脫落,或壓縮機長期運轉引起機械磨損而產生雜質或制冷系統在組裝焊接之前未清洗干凈等原因造成。其“臟堵”故障現象為干燥過濾表面發冷、凝露或結霜,導致向蒸發器供給的制冷劑不足或致使制冷劑不能循環制冷。
B: 干燥過濾器“臟堵”的判斷方法為:壓縮機啟動運行一段時間后,冷凝器不熱,無冷氣吹出,手摸干燥過濾器,發冷、凝露或結霜,壓縮機發出沉悶過負荷聲。為了進一步證實干燥過濾器“臟堵”,可將毛細管在靠近干燥過濾器處剪斷,如無制冷劑噴出或噴出壓力不大,說明“臟堵”。這時如果用管子割刀在冷凝器管與干燥過濾器相接附近割出一條小縫,制冷劑就會噴射出來。此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防止制冷劑噴射傷人。
17. 如何排除干燥過濾器“臟堵”?
干燥過濾器“臟堵”后,慢慢割斷冷凝器與干燥過濾器連接處(防止制冷劑噴射傷人),再剪斷毛細管,拆下干燥過濾器。因干燥過濾器修理比較困難,一般采用更換新的干燥過濾器為好。如一時沒有新的干燥過濾器可供更換,可將拆下的干燥過濾器倒置,倒出裝在里面的干燥劑,進行清洗干燥過濾器。過濾器內壁和濾網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并經干燥處理后使用。
在更換干燥過濾器前,好對蒸發器和冷凝器進行一次清洗。
18. 如何判斷電容器的好壞? ★★★
A: 用數字萬用表檢查,將數字萬用表撥到合適的電阻檔,紅表筆和黑表筆分別接觸被測電容器的兩極。顯示值將從000開始逐漸增加,直到顯示溢符號“1”。
B: 如果始終顯示000,說明電容器內部短路。
C: 如果始終顯示溢出,可能是電容器內部極間開路,也可能是選擇的電阻檔不合適。
D: 為了能從顯示屏上看到電容器的充電過程,對不同容量的電容器應選擇不同的電阻檔位。選擇電阻檔的原則是:電容器較大時,應選用低阻檔;電容器容量較小時,應選用高阻檔。如果用低阻檔檢查小容量電容器,由于充電時間很短,會一直顯示溢出,看不到變化過石家莊祥和長途搬家公司 杭州西湖區管道疏通 18675439769
程,從而很容易誤判為電容器已開路。如果用高阻檔檢查大容量電容器,由于充電過程很緩慢,測量時間需要較和長。
19. 使用電容器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⑴ 不能將電容器直接跨接在電源上,必須與啟動繞組或運行繞組串聯后,再跨接在電源上。
⑵ 啟動電容雖然和啟動繞組串聯,但連接在電路上的時間不得超過3S,啟動后由啟動裝置將電源切斷,每小時內的啟動次數不得超過10次(間隔應均勻),否則會因發熱而損壞。
⑶ 存放時間比較長的電解電容器,因電解質已干涸,電容量會下降,如需使用,事先應進行檢測。
http://www.94v0.com/94v0/94v0-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