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杭州是一種情結
宜居,不是口號,而是對城市的愛情。 今年49歲的任海疆用親身經歷表達了對杭州這座城市的愛情。“或許你不敢相信,短短6年,我竟搬過11次家。”說到這些搬家經歷,老任有些沖動。 他說,2004年,他家開端經歷頻繁的搬家。當年夏天,他帶著妻子和小孩搬到興發家園小區。當時的住宅小得有些可憐,廚房加上餐廳就和一張八仙桌沒差大。小孩渴望有一間單獨客廳,幾乎成了全家的理想。 2005年,他們又搬到湖城西面這個老小區。那次 石家莊到邯鄲長途搬家 正是為了滿足小孩的愿望——這個單獨客廳。他們從每月2000元不到的家庭收入中,擠出500多元用來支付房租。當小孩看到夢寐已久的單獨客廳后,全家都笑容了。但是由于房東變更,老任又不得不再次搬家。2005年到2006年,為了應對頻繁搬家,家里許多物件一直捆在包裹里。 直到2008年,老任全家終于結束近乎漂泊的生存。由于做到相關標準,老任終于申請到廉租房。在全家搬到墻壕里小區后,愛人燒了整整一桌菜。 2009年,老任又成功申請到經濟適用房。這意味著,老任全家終于可以有自己的新住宅了。2010年5月,老任全家搬進了東湖家園。新房、新家,這一切美好的生存,對于老任來說是又這個嶄新的開端。 近年來,我市圍繞“住有所居”的目標,著力構建以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限價房(拆除安置房)、農民工公寓、人才公寓、公共租賃房(解困房)和鄉鎮危舊房改造、老居住區改造為主要內容的“6+2”(6房+2改造)住宅保障體系,相繼開工建設保障性住宅超過100萬平米。五年來,我市城市低收入住宅難題家庭居住條件得到肯定改良。 近年來全市累計籌集資金9000多萬元(中心城區7000多萬元),購買和新建廉租住宅4.8萬多平米,惠及2894戶低收入家庭,使眾多難題的群眾享受到了城市進展帶來的實惠。此外,截至目前,杭州市已累計分配經濟適用房8000套、約65萬平米, 杭州防水補漏公司 基礎解決了人均住宅建筑面積18平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住宅問題。其中,中心城區已建成都市家園、東湖家園2個保障性住宅小區,正在建設的北白魚潭小區和湖東保障性住宅小區,經濟適用房建筑面積達65萬平米,可惠及6000多戶難題家庭。 同時,我市還積極加速老居住區改造。目前,我市正在有序推進中心城區涉及1萬戶、3萬人、近100萬平米的16個老居住區危舊房改造項目。目前已先后發動9個老居住區地皮改造打工,完工投資20億元,5000戶群眾改良了居住條件。 2008年以來,全市累計建成農民工公寓5.7萬平米(中心城區2.3萬平米),人才公寓5.5萬平米(中心城區2.1萬平米),經濟租賃房(解困房)1.4萬平米,完工農房改造建設近1.4萬戶、總面積314萬平米,改造鄉鎮難題百姓危舊房3000多戶、總面積31萬平米。本文地址: http://www.ceo001.com/banjia0816-20.html |